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一、肩部肌肉
1.肩部前屈 牵伸手法: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前屈到最大范围,以拉长肩后伸肌群。牵拉大圆肌,或者固定胸椎或骨盆上部以牵拉背阔肌。上方的手将移动患者肱骨被动前屈至肩完全屈曲的最大范围,以牵拉肩关节后伸肌群。
2.肩部后伸牵伸肌群:肩关节前屈肌群。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后伸的活动范围。患者体位:俯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前臂及手放松。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放在肩胛骨上固定肩胛骨,下方手从掌侧握住肘关节。肩部后伸牵伸手法:下方的手从掌侧托起肱骨远端,将肱骨被动后伸至最大范围,以拉长肩前屈肌群,注意固定好肩胛骨后部并防止代偿运动。
3.肩部外展牵伸肌群:肩内收肌群。牵伸目的: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屈肘90°。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侧,上方手托住肘部,下方手放在腋下。
肩部外展牵伸手法:上方手托住肱骨远端,将肱骨被动外展至最大范围,以牵伸肩内收肌群。下方手固定肩胛骨的腋侧缘,移动患者肱骨被动外展至肩完全外展的最大范围,以牵拉肩内收肌群。
4.肩部的内旋牵伸肌群:肩外旋肌群。牵伸目的:增加肩内旋活动度。患者体位:仰卧位,外展患者肩关节至一舒服的位置(起始的30°或45°)或肩关节稳定在外展90°、屈肘90°。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的足,站在牵伸一侧。内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肩部的内旋牵伸手法:内侧手固定肱骨远端,外侧手移动前臂使肩关节内旋,将前臂向床面被动运动至最大范围,充分拉长肩关节外旋肌群。
5.肩关节外旋牵伸肌群:肩内旋肌群。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外旋(以牵拉肩内旋肌)。患者体位:仰卧位,外展患者肩关节至一舒服的位置(30°~45°),如果肩关节稳定则外展至90°、屈肘90°。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的一侧,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握住前臂远端。肩关节外旋牵伸手法:内侧手移动前臂使肩关节外旋,将前臂向床面被动运动至最大范围,充分拉长肩关节内旋肌群。注意:当牵拉肩内、外旋肌肉时,施加的牵拉力通过肘关节达到肩关节,必须确保肘关节稳定、无痛和较低的牵拉强度,尤其是骨质疏松的患者要特别当心。
6.肩关节水平外展 牵伸肌群:胸肌。牵伸目的:增加肩水平外展活动度(以牵拉胸肌)。患者体位;仰卧位,患侧肩部需位于床沿肩关节外展60°~90 °。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内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
牵伸手法:双手将移动患者上肢向地面方向被动运动肩关节完全水平外展至最大范围,以牵伸肩关节水平内收肌—胸肌。胸肌的牵伸也可以在坐位下进行,患者双手5指交叉放在头后部,治疗者位于患者身后,双手分别握住肘关节并被动向后运动水平外展,同时让患者配合作深吸气后呼气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