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保定点医院
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

上海同心护理院秉承“仁孝同心”的办院理念和“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

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宗旨,以病人为中心,为老人的健康奉献爱心、尽心尽责。

咨询电话:021-33509098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建军节谈谈康复与军队的那些事

今天是建军节,我们国家军队实力的日益提高除了新式武器的更新换代外,也离不开日常艰辛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军事训练伤,为了达到减轻伤情,快速恢复,自然离不开今天要谈的主题“康复治疗与军队训练的秘密”。


以下内容摘录自中国第二军医大学关于物理治疗在军队训练中伤病应用效果的调查分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基层卫生队是军队卫生防治体系的基层单位,直接担负广大指战员的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等任务,是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第一道防线。调查基层军医对各项治疗技术的认知及应用情况,有助于了解基层部队医疗体系建设现状,推动我军基层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物理治疗对战创伤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物理治疗与康复医学已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来新型物理治疗设备不断推出,物理治疗在疾病的预防和机体的康复方面日趋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1.资料和方法

调查对象

抽调全军师()团单位卫生队()的军医为调查对象,受调查者来自235个不同基层卫生单位。

调查方法

制定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均为单选题。由专门调查员对参加集训的全体军医统一组织填表,填表前由调查员向调查对象就填表要求进行解释说明。共发调查表格235份。有效问卷的标准:答题完整并且字迹可辨。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27份,有效率96.59%

统计学处理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1 一般情况

受调查的军医中,从事基层卫生工作平均时间(11.42±7.46)年,176人毕业于军队医科院校,占调查总人数的77.53%(176/227);研究生学历14(6.17%),本科学历147(64.76%),大专学历66(29.07%)

物理治疗效果的认知度

仅有40(17.62%40/227)受调查军医曾经接受过10学时以上的物理治疗技术培训,但在具体医疗工作中,所有的基层军医均在使用物理治疗技术处理部队常见病。其中,185(81.50%185/227)军医对物理治疗的效果持肯定态度,他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物理治疗对基层部队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确切的疗效,并希望通过短期集训班、专家下基层帮带、上级医院专门进修的形式进一步掌握好物理治疗技术。


物理治疗的常见疾病

在部队的常见病、多发病中,86.56%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在卫生队接受了物理治疗,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颈椎病及骨关节炎等常见军事训练伤病也经常被军医推荐使用一种或多种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率分别85.03%65.30%55.17%47.76%37.28%。军医治疗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等内科疾病时几乎不考虑物理治疗。

理疗仪器配备情况

基层卫生队基本配置了临床常用的物理治疗设备,包括电磁脉冲治疗仪(包括低频、中频、高频)、光疗仪、牵引治疗仪、超声波和磁场治疗仪(图 1)。其中光疗设备在卫生队中已广泛配备,配置率为87.67%(199/227),但红外线、激光治疗仪等较先进设备配置率总和仅为25.11%(57/227)

理疗设备使用情况

在基层卫生队中,物理治疗设备主要由卫生员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根据受调查军医的描述,未按照医疗设备管理规定做定期保养或维护的卫生队占70.93%(161/227)。另外,在进行物理治疗过程中,有47.14%(107/227)的单位基本没有执行防辐射、消毒或隔离等安全措施

3.讨论

    1 物理治疗是基层军医的有力武器

研究报道和平时期,军事训练伤及胃肠道、呼吸道感染是部队的常见病、多发病,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常见病进行正确的早期诊断、合理的康复治疗,对于维护官兵的健康、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物理治疗由于具有适应证广、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基层部队推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1.50%的基层军医认可物理治疗,尤其在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炎等军事训练伤病上。

    2 开展物理治疗存在的问题

2.1 物理治疗的特色与优势尚没有充分发挥

物理治疗已经广泛运用于运动系统损伤的治疗与康复,但在内科、皮肤科等疾病的治疗中尚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然而对于海训后的光敏性皮炎、阴囊皮炎等皮肤病,除了常规使用燥湿止痒、抗过敏的药物外洗、内服,还可使用红外线或激光对患处进行照射治疗;臀部注射性硬结可以选用中频、超声波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长期迁延不愈者可以选用超短波治疗;对于反复发生军事训练伤的官兵,可以将运动疗法、肌力训练等现代康复方法融入日常军事训练中。另外,选择合理的物理治疗手段,让受伤官兵定期来卫生队治疗,能够改变军医开药、卫生员发药的单一治疗模式,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增强受伤官兵康复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不能准确把握物理治疗的适应证

大多数基层军医未曾接受过正规系统的物理治疗技术培训,对某些疾病的物理治疗适应证不明确。如肩周炎早期,选择超短波、中频治疗具有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改善粘连的作用,但肩周炎后期已形成组织粘连时,超短波治疗就不再适合,否则容易加重肩周组织的纤维化,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或合并椎管狭窄者不宜作牵引治疗,超短波、微波治疗时间亦不宜过长,这些注意事项都是康复医师常规必须严格掌握的,但基层军医由于专业背景所限,尚不能灵活掌握。

2.3 设备养护不规范,安全防护不够到位

物理治疗设备为卫生队做好预防、医疗、保健工作所必需,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军基层卫生队中,物理治疗设备在数量和种类上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基本可以满足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治疗。虽然卫生队的物理治疗设备使用率较以往有所增高,但对设备保养维护的认识却没有相应提高,此外也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修及医学计量。


物理治疗是采用电、磁、场、光、力等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而达到治疗伤病的目的,在治病疗伤的同时也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是不能忽视的。比如超短波、微波等高频治疗产生的电离辐射对腺体、骨髓造血细胞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应该设立单独的治疗室,卫生员在给受伤官兵治疗时须穿防护服;做红外线等光疗时要让受伤官兵戴眼罩;给不同受伤官兵贴敷电极片时必须先消毒患处。但以上这些常规的安全防护措施仅有37.88%的受调查卫生队按要求执行。 

通过对于以上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物理因子治疗在部队训练过程中意外受伤时的康复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同时合理恰当的运用好物理因子疗法,才能更加有效的治疗各种伤损病症。当看到我们的人民军队越来越强大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我国的康复事业蒸蒸日上,为我们坚守在前线战士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